新聞動態
聯系我們
大連愛利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
聯系人 :王椿隴 總經理助理
聯系手機:13304082001
公司熱線: 0411-87329315
Email :Loong_group@yeah.net
聯系地址: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淮河中路1181號
自動化加大貧富差距,“機器人稅”可能是個不錯的解決辦法
隨著自動化水平的提高,將會減少大量的工作崗位,大量的工人將會失業,政府的稅收將會減少,而且這些失業工人也將成為政府公共事業上的負擔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比爾·蓋茨以及一些同樣關注這個話題的各界人示表示,要對機器人進行征稅,來削減影響。不過,經濟學家們的角度并不一樣,他們認為自動化將會加大貧富差距,“機器人稅”將會是一個不錯的調節方式,但也終究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。
如果企業在未來廣泛采用機器人(或者是其他的人工智能工具)來從事生產活動,那么對機器人征稅的呼聲越來越高。這背后的道理很簡單,機器人的采用,將會減少大量的工作崗位,大量的工人將會失業,政府的稅收將會減少,而且這些失業工人也將成為政府公共事業上的負擔。
基于這樣的原因,比爾?蓋茨支持征收機器人稅,以彌補政府稅收收入的損失。他表示:“要提高稅收水平,哪怕這抑制了自動化發展的速度。如果機器人和人類做同樣的事情,我們就應該對機器人征收類似的稅。”
去年夏天,歐洲議會(European Parliament)在一份報告中對機器人稅嗤之以鼻。不過,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認為,應該對此給予認真的考慮。舊金山政界人士Jane Kim甚至設立了一個委員會來討論這個問題。就國家層面來說,韓國已經實施了一項機器人稅:它降低了大量采用機器人公司的稅收優惠。
也有人表示,機器人會對就業和收入不平等帶來影響。
事實上,加劇不平等是擔心機器人的一個好理由。如果大量的采用機器人,將會導致一些人有工作,一些人卻沒有工作。很顯然,這會讓收入差距變得越來越大。當然,不平等已經顯著增加。但這是否是由自動化的發展造成的,還是經濟學家們激烈爭論的一個問題。
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經濟學家Joao Guerreiro和Sergio Rebelo的一篇新論文以及葡萄牙中央銀行的Pedro Teles都認為,在一個缺乏工作的世界里,不平等將會加劇。它考慮的是自動化變得越來越便宜的情況,這將允許公司減少支付給工人的工資。有機器人的存在,在那些自動化程度高的行業,工資水平會下降。很顯然,這與那些自動化水平較低,且工資水平不斷上升的行業相比,發展的步調非常不一致。
“就美國而言,如果不改變當前的稅收制度,自動化成本的大幅下降將導致收入不平等的大幅增加。即使普通工人保住了工作,他們的工資會因為自動化生產變得更低。”
經濟學家提議對取代常規工作的設備征稅,同時增加高收入者(仍有工作的人)的個人所得稅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會削弱企業采用新機器的吸引力,也縮小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間的稅后收入差異。
但他們表示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種方法會減少社會福利。因為即使對于低收入者來說,自動化也是一把雙刃劍。固然機器人可能會讓人失業,但新機器的出現,生產水平的提高,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好處。
更高的生產率會帶來經濟增長。在所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,將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工資增長。Rebelo表示:“對機器人征稅將會抑制企業對它們的使用,這通常會導致較低的生產水平。”“因此,一旦完全自動化,對機器人征稅并不是最佳選擇。”
隨著經濟朝著“完全自動化”的方向發展,經濟學家們認為,如果我們著手分配“一次性收入”或最低基本收入,那么在經濟上的效率會更高——也就是說,對所有人都是有益的。
經濟學家們不同意蓋茨的“對機器人征稅,以彌補政府失去的工資稅收入”的觀點。一旦機器人成為一種生活方式——在每個倉庫、工廠和辦公室都采用,這就不再可行了。相反,政府需要將“一定數量的資金轉移給經濟中的所有代理人,不管他們從事什么職業,獲得多少收入,”Rebelo說。
雖然說,這篇論文有點理論化,但它傳達的信息是非常實用的。如果廣泛的自動化將加劇收入不平等,那么我們需要考慮如何重新分配經濟資源。經濟學家們說,這要么是通過征稅,要么就要提供類似于全民基本收入這樣的社會福利。
聯系手機:13304082001 公司熱線: 0411-87329315 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遼ICP備13006033號-2
聯系人: 王森觀 總經理助理 Email:Loong_group@yeah.net 聯系地址: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淮河中路117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