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身處在一個空蕩的毛坯房的時候,可能感覺墻頂地還是很平整的,可是當裝柜子、鋪地板或者燈光打開的時候,各種波浪紋、縫隙的出現,才讓我們發現家里的墻頂地其實是極其不平整的,最大的誤差甚至能達到幾公分。
因此,在裝修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墻面、頂面和地面做一下找平。通俗來講就是用材料把表面變平,找平一般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用材料把凹凸不平的表面補得平整,而另一種是把有坡度的平面變成水平。
一般家里的空間有墻面、頂面、地面三個位置需要找平,那么針對不同的位置,都有哪些找平的施工工藝呢?
一、墻面找平
1、墻面找平按照工藝可以分為:找順平、垂直找平、找方正三種。
①找順平一般適用于同一面墻平整度相差不大的情況下,不用管墻面的角度,順著墻面涂抹材料,之后用靠尺刮平處理即可。找平后用2m的靠尺檢測墻面,誤差不超過3mm。
②垂直找平是將原始與地面不成直角狀的墻面,通過找平使其成為90°的平整墻面,這就需要采用“沖筋打點”的施工工藝。在找平的方法中,垂直找平的操作相對比較復雜,不僅保證墻地面的直角,還要處理墻面的平整程度。
③找方正是因為房子在建造出來后墻體之間不成直角,需要找成方正的空間。找方正的大致流程和垂直找平有點類似,但是對整體的施工要求更加嚴格。
從價格上來說,順平<垂直找平<找方正。一般的墻面,找順平就可以,燈光照射上去之后不會有波浪的感覺;如果說要定制安裝柜子,那么則需要找垂平,可以避免柜子與墻面交接的縫隙;如果對于空間要求比較高或者整個房間都有定制柜,那么可能就需要整間找方正了。
2、按照找平所用的材料可以分為:水泥砂漿找平、粉刷石膏找平、石膏板找平和其它板材找平。
①水泥砂漿找平一般適用于廚房、衛生間的墻面,由于后期要貼墻磚,所以砂漿找平就足夠了。
②一般普通空間的通常都用粉刷石膏找平,石膏粉的顆粒細微、比較細膩,而且有很好的粘接力,之后還可以再刮膩子進行精細找平。但是一般石膏找平的厚度盡量不要超過3公分,太厚會有開裂的風險。
③如果墻面特別不平整,那么就會用到石膏板或者其它板材來找平。但是由于消耗比較大,一般首選石膏板,性價比更高。
價格上來說,水泥砂漿<石膏找平<板材找平。
3、什么是“沖筋打點”工藝?
①打點
先用石膏餅在墻面上找好基點,點與點相連,垂直連成線并用水平儀進行校準。
②沖筋
拿靠尺緊靠石膏餅,沖出一條垂直于地面的“筋”,筋的厚度不超過20mm,太厚容易裂,寬度等寬于靠尺,筋與筋間距500mm,并用水平儀校準。
③填充找平
沖筋完成后,等筋晾干,用粉刷石膏填補空余位置,之后拿靠尺由下至上刮抹壓實就可以。這樣處理的墻面平整且垂直,因此在安裝定制柜的墻面,我們通常用這種工藝來做。
4、如何選擇合適的墻面找平方式?
由于沖筋打點工藝費時費力,人工費要比順平高2-3倍,所以建議按需找平。在有柜子、踢腳線的地方做好沖筋打點找平,其它空間有燈光照射則需要做順平就可以了。如果本身墻面質量好,比較平整,那么直接用膩子刮大白也就可以了。
二、頂面找平
頂面找平不同于墻面找平,不能找平的太厚,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開裂脫落的情況。如果樓上裝修,拆地面動回填層的時候,這個時候頂面受震動后很容易造成脫落。因此需要根據頂面高低差的大小來決定。
如果頂面高低誤差小于15mm的,可以采用順平工藝;如果誤差大于15mm,建議采用石膏板吊頂來處理。
1、頂面順平工藝
①在頂面先用抹刀抹一層粉刷石膏,力度要大,緊貼頂面;
②用1.5m的靠尺順著頂面涂抹材料。
③在凹陷處用抹刀繼續補料,然后再用靠尺拉平。
④整體涂刮完成后,全部再拉平一遍。
如果有柜子的頂面,建議還是要做一下吊頂,別讓柜子裝上去之后,有一條高低不平的縫隙。頂面順平的時候,在燈的周圍一定要做一下精細找平,避免出現波浪頂。
2、石膏板吊頂
石膏板吊頂大家都比較熟悉,除了能遮蔽光線外,也能矯正遮蔽一些頂面誤差過大的頂。不過,吊頂就意味著層高減小和預算的提升,所以在頂面誤差比較大的情況下才建議吊平頂。
石膏板吊平頂的高度一般有兩種,一種是木方吊頂,最薄可以做到50mm;而另一種是輕鋼龍骨吊頂,最薄可以做到80mm;如果吊頂要裝筒燈的情況下,要綜合考慮筒燈的嵌入深度,不能一味的減小吊頂的厚度。
三、地面找平
鋪地板的時候,地面一定要先進行找平處理,特別是現在基本上很少鋪貼實木地板,大多鋪貼的是實木復合或者強化地板,這兩種地板對于基層的要求都比較高。
目前主流的地面找平方法分為:水泥砂漿地面找平、水泥基自流平地面找平、石膏基自流平地面找平、石膏局部找平四種。
1、水泥砂漿地面找平
①清理表面
檢查基層,確保表面無空鼓、起殼、麻面等缺陷,并將塵土、混凝土殘渣等雜質清理干凈、
②標高抹灰餅
根據地面鋪貼材料厚度和完成面標高確定找平厚度,一般抹灰厚度不小于20mm,在墻面彈出找平控制線。然后拉水平線開始抹灰餅,水平和豎直間距為1500mm左右,灰餅的上平面即為地面標高。
③刷水泥砂漿結合層
將水泥和砂按照1:0.5的比例配置,調制好后,將其涂刷到地面,類似于界面劑一樣,可以讓水泥砂漿與地面結合的更好。
④澆筑水泥砂漿
將水泥和砂按照1:2的比例配置成砂漿,大面積澆筑到地面上,用抹子配合靠尺順平。
⑤壓光
稍干后表面撒干水泥用鐵抹子壓光,從邊角到大面,按順序加力壓實抹光。
⑥養護
保持濕潤,防止干裂,大約3-7天后就可以干透。
2、水泥基自流平地面找平
①基層處理
清理施工現場的水泥塊、膩子及其它雜物,將凸出較多部位打磨平整,并用吸塵器清理干凈。
②底涂界面劑
用羊毛刷在地面滾涂界面劑一至兩遍,大約3-8小時即可干燥。界面劑可以對基層進行封閉,防止自流平砂漿過早喪失水分,并且還能增加地面基層與自流平砂漿層的粘接強度。
③混合材料
將材料按照配比加水后充分攪拌,加粉時邊倒邊充分攪拌,直至形成無顆粒流態均勻的混合物。
④倒入漿料
將混合物倒入施工區,任其像水一樣流淌散開,等待其自動找平。攪拌好的漿料必須在20分鐘內用完。
⑤消除空氣
在材料初凝前用消泡滾筒,朝一個方向來回滾壓地面以排出攪拌時帶入的空氣,可以避免氣泡、麻面等問題。施工完成后大約1-3天就可以干透。
3、石膏基自流平地面找平
①基層預處理
用打磨機對基層進行打磨,去除油漆、膠水、水泥殘渣等殘留物,之后用吸塵器進行清理。
②涂刷界面劑
界面劑可以很好增加石膏基與地面基層的粘結強度,也能避免漿料過早喪失水分而開裂。涂刷要均勻、不能形成局部積液。
③攪拌制作漿體
按比例加入材料,用攪拌機持續均勻攪拌3-5分鐘,直至形成稠度均勻、無結塊的流態漿體。
④漿體澆筑
將攪拌好的漿體澆筑到基面上,讓其像水一樣流開,如果施工厚度小于10mm,則應該用刮板進行輔助流平。
⑤整理完成面
漿料攤鋪后,需要用消泡滾筒沿著一個方向在地面滾動,清除氣泡,大約1-3天左右就能干透,干透后才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。
4、石膏局部找平
石膏局部找平只能作為局部修補來使用,不適合大面積找平,就是利用石膏與水混合后,對地面小塊局部找平修補一下,價格便宜,干燥速度快。但缺點就是地面本身比較平坦,或者本身做過找平但局部有些不平才適用,適用范圍比較小。
5、四種找平方法的優缺點
①水泥砂漿地面找平
優點:施工簡單、性價比高、限制性小,適用于幾乎所有的地面找平。
缺點:找平層太厚,在25-35cm之間,如果水泥砂漿配比不對,會起砂起塵及出現裂痕。
②水泥基自流平地面找平
優點:整體找平水平度好、不會起砂,施工效率高,適用性很廣,厚度很薄,可以做到2-10mm。
缺點:不能做局部,只能整屋做,費用高
③石膏基自流平地面找平
優點:施工速度快,厚層澆筑不易空鼓、開裂,收縮率低,平整度高,保溫性能好,無論高差多大,一次性即可找平。
缺點:怕水,不能用于潮濕的環境。
④石膏局部找平
優點:價格便宜,施工快,不增高地面。
缺點:只適合已經找平的地面局部修補或者本身就比較平坦的地面。
轉載:互聯網(侵權請聯系刪除)